新闻资讯 频道

马士基、达飞、中远海运、地中海航运、海洋网联ONE、赫伯罗特LNG双燃料船最新进展,绿色甲醇迎来最强对手?


国际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议题。根据欧盟指令Directive(EU)2023/959,自2024年1月1日起航运业被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FuelEU Maritime也将于2025年开始实施。这些法规将使欧盟对船舶设定越来越严格的排放目标,以鼓励转向可再生燃料和低碳燃料。绿色甲醇和绿氨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脱碳航运燃料,但绿色LNG也正在强势崛起,并有望在船用绿色燃料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2024年6月,美国船级社(ABS)发布了新一版的《低碳航运展望》年度报告。报告中指出,全球船队结构正在向更可持续能源的方向积极转型,当前新船订单中约有50%(按总吨位计算)采用了双燃料发动机。展望至2050年的燃料格局预测显示,航运业将持续向甲醇、氨和LNG等更清洁的可替代燃料过渡
总的来说,绿色LNG、管控甲烷排放(甲烷逃逸)、以及船载碳捕集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船用绿色LNG的强势崛起LNG船的巨大保有量和订单,则是船用绿色LNG市场的又一保障
2024年10月,行业组织SEA-LNG发布声明称,目前投入运营和现有订单的液化天然气燃料船舶共计载重吨1.425亿吨,占全球船队总载重吨22.24亿吨的6%。
该组织称,目前共有590艘LNG燃料船舶投入运营,另有564艘订单待交付,到 2028年底,投入运营的LNG燃料船舶总数将达到1,154艘。此外,目前全球 LNG运输船一共有772艘,截止2023年底的时候还有341艘订单待交付。
SEA-LNG 还报告称,目前185个港口可以供应LNG 燃料,明年还将增加50个港口。而LNG加注船队已从2010年的一艘船增加到目前运营的60艘,另有13 艘正在订购中。
绿色甲烷技术取得突破,助力LNG燃料船舶更加环保
可以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的绿色甲烷是船用绿色LNG崛起的前提,技术的进步正在让这一点成为现实
巨鹏生物的气体发酵技术研发始于 1989 年,起源于美国阿肯色州大学,已经建成克级、公斤级、吨级、千吨级、万吨级的全体量发酵平台,已从事 30多年的气体组分适配发酵试验,并已有多个(国内和国外)工业化量产装置。
巨鹏生物开发的 MT 菌可以高效转化 CO2 和消纳绿氢。能量转换效率高达 80%,CO2 和H2 转化率均可达到 95% 以上,产品中 CH4 含量可达到 84% 以上。反应条件温和,过程碳排放少,一步合成,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低,在同级别绿氢消纳和 CO2 减碳规模下,本技术的项目投资仅为绿甲醇的 50%。生产的绿色甲烷(即 LNG 主要成分),生产成本低,销售价格稳固,储运便捷,可直接接入现有的管网设施。
2024航运脱碳与绿色燃料大会将于10月31日在大连召开,来自巨鹏生物的领导专家将介绍《船用LNG的新生产路线 -- 绿氢耦合CO2气体连续发酵产绿甲烷(联产菌体蛋白)》
中远海运、马士基、达飞、地中海航运、赫伯罗特、海洋网联ONE等全球航运巨头在推进绿色甲醇和绿氨作为航运燃料的应用研究和示范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LNG双燃料船和绿色甲烷的应用,万亿级船用燃料市场迎来重大变局!


中远海运


中远海运集团积极推进运力建设,为中国汽车出口打造大型、新型,技术领先、绿色环保的专业汽车船队。自2022年起,旗下中远海运特运及其合资企业广州远海汽车船运输有限公司(简称:远海汽车船),通过多种方式下单订造了24艘7000-8600车位的大型现代化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
2024年7月交付的“辽河口”“闽江口”轮均为7500车位双燃料汽车滚装船型,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福建船政下属厦船重工、马尾造船自主设计建造,交由远海汽车船运营。船舶总长199.9米,型宽38米,续航力12000海里。船舶各项性能指标国内领先,推进系统设计成单机单桨,采用LNG双燃料主机、单艏侧推、电动RORO系统。全船拥有13层车辆甲板7500个标准车位,其中包括4层可升降甲板,可装载乘用车、卡车、工程机械等各型车辆。

根据计划,今年下半年还将有5艘新船分批交付并投入运营;明年预计交付11艘,2026年交付6艘,届时将形成约30艘专业汽车船队规模,每年70万台的运输能力,其中清洁能源船舶占比高达80%。

马士基

2024年8月7日,马士基在官网公布了最新船队更新计划,包括正在签署双燃料新造船订单和租船合同,以便按计划每年更新约16万TEU的运力。根据最新计划,马士基已着手锁定液化生物甲烷的购销协议,以确保新的双燃料船舶能在2030年内为减排做出贡献。
公开信息显示,马士基2024年计划订造的首批 32 艘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中,大部分被中国船企承接,多达 22 艘,包括新时代造船的 6+6 艘 16000TEU 船以及扬子江船业的 6+4 艘 16000TEU 船,总价值约为 4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10.91 亿元)。而韩国仅有韩华海洋获得 6+4 艘 15000TEU 船订单。
尽管有部分业界声音认为,此举或许意味着马士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转变,但马士基能源转型负责人Morten Bo Christiansen表示:我们的LNG船订单,更多地是一种绿色燃料组合的调整,不是转型。

法国达飞

2024年7月15日,HD现代集团旗下韩国造船与海洋工程公司(HD KSOE)发布了两条披露信息,旗下两大船厂HD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和HD Hyundai Samho分别获得6艘集装箱船造船订单,平均每艘造价3069.33亿韩元(约 2.22 亿美元),计划在2028年6月前交付。
披露信息并未公布造船方是谁,只写到“欧洲航运公司”,但市场消息很快确认,这笔订单正是来自法国集装箱航运公司达飞轮船(CMA CGM)。
早在两个月前的5月初,造船市场便有消息传言达飞轮船(CMA CGM)正在寻求订购更多双燃料集装箱船。6月份有消息流出,达飞已与HD现代旗下两家船厂签署了意向书,将订造12艘16,000TEU集装箱船和8艘 8,000 TEU集装箱船,总价值达35亿美元以上。按目前市场消息,此次确认的12艘集装箱船大小为15,500TEU,全部选择了LNG双燃料
此前的2024年4月,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为达飞海运集团复造的150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集装箱船系列船中的第二艘近日签字交付。该船于日前被命名为“CMA CGM CAPE COD”。

该系列船是江南造船为达飞海运建造的15000TEU 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含技术升级),共6艘。该批次船型总长366米,型宽51米,服务航速22节,选用GTT Mark Ⅲ LNG围护系统,具有载箱量大、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等特点。该批次复造船采用全球新一代智能控制废气再循环(iCER)系统的双燃料主机,可通过特定算法自动跟踪并动态调整空气和燃气的比例,使气体模式下的甲烷逃逸降低50%,可减少28%以上温室气体排放。

地中海航运公司(MSC)

2024年10月16日至18日于上海举办的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上,MSC地中海航运CEO索伦·托夫特(Soren Toft)发表了题为“构建航运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主题演讲。
索伦·托夫特在演讲中提到,MSC正在推进一项雄心勃勃的船队更新计划,以在未来几年内大幅提升船队的环保性能。到2027年,MSC将拥有超过125艘双燃料液化天然气(LNG)船舶,这些船舶按标准箱计算将占MSC船队运力的20%
然而,LNG并非最终答案。托夫特强调,MSC仍在积极探索其他更具长期潜力的替代燃料,如氢燃料、甲醇和生物燃料。
公开信息显示,地中海航运2024年订造的 46 艘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全部由中国船企承揽,包括韩通船舶重工 10 艘 21000TEU 船、舟山长宏国际 12 艘 19000TEU 船、外高桥造船 6 艘 19000TEU 船、蓬莱京鲁船业 8 艘 11500TEU 船以及恒力重工 10 艘 21000TEU 船。

赫伯罗特

2024年9月消息,据贸易风报道,班轮巨头赫伯罗特已选定两家中国船厂,将建造多达24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总价值超过42亿美元
多位消息人士透露,两家中国民营船厂已经在与其他几家国内船厂以及韩国现代重工、韩华海洋等的竞标中拔得头筹,赢下了赫伯罗特的新造船合同。消息人士还指出,由于赫伯罗特正在与中标船厂敲定一些细节,新造船合同尚未正式签订。
迄今为止,赫伯罗特一直未公开确认新造船招标。8月初曾有传言称该公司将下单多达30艘集装箱船。不过,9月25日,赫伯罗特发言人表示:“我们目前正在与多家船厂就建造多达24艘新船进行谈判。这些船舶将主要在2028和2029年交付,因此将有助于促进我们船队进一步现代化。” 

海洋网联(ONE)

据贸易风消息,2024年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船东Seaspan Corporation在两家中国船厂下单订造了多达10艘双燃料集装箱船,包括沪东中华6艘LNG双燃料13000TEU船,以及扬子江船业4艘甲醇双燃料9000TEU船。
这10艘新船均已经敲定了长期租船合同,其中LNG双燃料船由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租赁,将在2027年年初至2028年间陆续交付;甲醇双燃料船则由马士基租赁,计划在2027年下半年至2028年间交付。
消息人士称,这批LNG双燃料船价格在每艘1.8亿美元以上,甲醇双燃料船的单价则为1.25亿美元左右。以此计算,全部10艘新船订单总价值达到了1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47亿元)。


| 新闻,阅读航运时事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