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事件
5月11日,央行发布2024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前四个月社融规模增量为12.7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3.04万亿元;4月M2余额30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2%;M1余额66.01万亿元,同比下降1.4%。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6%,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6%。
核心观点
■ 4月金融数据显示出扩张的谨慎
负债端:M1进入负增长状态。1)4月负债端最大的变化在于M1同比增速进入“负增长”,人民币存款超季节性的回落是主要原因。其中4月企业存款降低1.87万亿,居民存款降低1.85万亿,非银金融降低0.33万亿。一方面,存款回落有季节性因素;另一方面,年初以来债强股弱带动企业和居民“存款搬家”进入到理财市场,非银金融的存款也继续流出。2)4月M2-M1剪刀差继续扩大至8.6%,显示出货币的活化/流通速度依然较慢,在实体部门对于未来的预期依然不高的背景下,政府最后支出者的需求继续增大。而今年前4个月政府支出的维持谨慎,也影响了以基建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活动。
资产端:缺乏增量,存量优化。1)4月社融增量转入负值(减少1987亿元),受政府债、企业债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影响。回顾历史,仅有2002年1月和2005年10月单月社融增量表现为净减少。2)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为-984亿元,在债券市场热度上升的背景下,政府融资偏弱降低了单月社融的表现。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靠前发力”和避免“前紧后松”,继续关注未来政府融资扩张的节奏。
■ 融资偏弱的现实,利率回升的风险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前期需求不足供给过剩在低通胀的价格上已经反馈,政治局会议提有效需求不足,背后是开始治理产能过程和增加政府支出的过程,对于宏观供需产生改善预期(减少供给,增加需求),带动经济周期回升,中期利率回升。
从利率品的供需角度:国债尤其是长期国债供给的增加,需要配合货币流动性的宽松环境,短期来看美国一季度低GDP为国内政策宽松提供了操作空间,但是展望下半年若美国通胀韧性上升,市场提升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紧预期定价,国内利率的空间将再次受限,预计利率呈现出平稳有一定回落后逐渐回升的概率在增强。
■ 风险
经济数据短期波动风险,上游价格快速上涨风险。